最近都會帶小蜜桃去暖暖的圖書館借書回家,跟她一起唸繪本,
偶然看到基隆市公立圖書館的活動公告,
活動是老師教導家長、孩子,互相瞭解彼此,
我覺得很有趣就報名了
在活動開始前,我問小蜜桃要不要去挑一本喜歡的故事書來看,
圖書館很多兒童繪本,她也不排斥讀書,所以開心的選了本書坐在旁邊看^^
活動開始先導讀:
「孩子有想法,我們就想辦法:開始天賦教養的5堂課」這本書其中一段,
導讀的志工老師要小朋友,問自己的爸爸媽媽:「小時候想要做什麼?」
接著,請小朋友舉手跟大家分享,爸爸媽媽在小的時候想要長大做什麼,
小蜜桃舉手說:「我媽媽說她小時候想要長大當老師」
結果我被導讀的志工問:「媽媽有當上老師嗎?」
我說:「沒有」
然後她說:「妳說錯了,妳現在就是老師」
「因為媽媽就像老師一樣教導孩子成長,媽媽是個很偉大的老師」
很多人都覺得媽媽只是媽媽,只會做家事,
而且做的理所當然,不覺得媽媽很辛苦,
甚至媽媽本人的都會忙碌到忘記自己的偉大
所以我聽了好感動,感覺好欣慰^^
接著,爸爸媽媽要說出:「你覺得孩子長大後適合做什麼」
活動有這樣的互動方式,教我更多如何與孩子相處的方法,
也讓我瞭解小蜜桃長大後想做什麼
有時候會覺得放手讓小蜜桃去做是應該的,
但有時候又擔心這樣的相處模式會變成是「過於放縱」,
因為這場活動,讓我增加帶孩子的信心,
小蜜桃六歲了,懂的事情、想做的事情比以前來的更多,
所以我對她的支持是必要的
引導小蜜桃要自己承擔「做」與「不做」的結果,告訴她自己該面對的責任是什麼,
其實放手讓孩子去做,是支持她最好的行動,
不能一昧的決定她的未來,不是爸媽想要她做什麼,她長大就必須得去做,
不是一定要考好成績,才是我們的孩子,
孩子更不是我們的資產,
應該是爸媽帶領他們,編織自己未來的路
第二個部份的活動內容是:說故事繪本:「爸爸的33種用處」
老實說,通常都是媽媽在帶小孩,爸爸在家裡的用處,感覺沒有很多,
但這個部份的互動很有趣活潑,讓孩子明白爸爸在家裡也是很重要的,
也是讓我這個媽媽明白,「別再自己做了,丟給老公吧,能丟多少算多少」
哈哈哈,XD
活動尾聲是親子一起冰棒棍DIY
我想要把剛才課程上學到的學以至用,
學著不再控制孩子的行為、不擅自決定他們的發展,
所以我要花點時間跟小蜜桃溝通,耐著我自己的性子不去控制她,
告訴她發揮自己的創意,問她想要用冰棒棍做什麼?我都可以協助她!!!
但最後大約只有10分鐘,太急促了...
我注意到現場還是有爸媽自己動手做DIY,要趕在活動結束前做完!!!
有點失去前面共讀:「孩子有想法,我們就想辦法:開始天賦教養的5堂課」這本書的意義了,
時間真的不夠,如果可以延長活動時間就更棒了
但小朋友們都是開心的,至少跟爸爸媽媽開心的玩了一個下午^^
基隆市公立圖書館是第一次舉辦共讀的活動,
謝謝每位辛苦的工作人員以及導讀的志工們^^